广州市白云区永平街岭南新世界片区由3个社区构成,是一个人口密度大、服务需求多的超大型城市社区。近来,永平街以岭南新世界片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,持续深化“两社三中心”建设,以“服务集聚、活动汇聚、情感凝聚、邻里齐聚”实现“惠民服务好、乐民活动好、暖民感情好、邻里关系好”,逐渐擦亮“邻聚力 永平和”党建品牌。
温情脉脉的“情感治理”
日前,在岭南新世界片区党群服务中心,随着《Happy Birthday》的钢琴声响起,由社区内30组家庭参加的“共享童趣·共筑美好”季度集体生日会温馨上演。屏幕上播放着家长偷偷录制的祝福VCR,孩子们惊喜的欢呼声点燃现场,现场家长默默记录下孩子们的笑脸和邻里互动的温馨瞬间,汇集成社区共享欢乐的生动画面。

孩子和家长共同观看生日祝福视频。
该中心打造了邻里暖屋、邻里书舍、邻里学堂、邻里悦站、邻里管家、邻里餐吧“六邻”空间,覆盖全年龄段居民需求。居民可以在这里阅读、下棋、跳舞、艾灸,参加健康讲座、就业技能培训等等,满足休闲娱乐、健康疗愈、社会交往、自我提升等多方面需要。

居民自发定期组织读书会。
据悉,永平街转变社区服务思路,从物质供给升级为情感认同,依托“两社三中心”大力创建“熟人社区”,让钢筋混凝土的现代社区升腾起人情温度,打造以“柔”服务促“和”风气的基层治理模式。今年以来,共组织“邻里共融·金果迎春”“情暖三八节 爱在雷锋月”“我为社区添把绿 共创美好绿色家园”等各类活动21场次,服务惠及居民群众近4000人次,走访联系群众400余户,累计实现“微心愿”17个。
活力焕发的“合作治理”
当前,基层面临着资源有限制约治理效能提升的问题,破题的关键在于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。在永平,正上演着多方参与、多元共治的生动实践。
该街建立了“1+N”社区合伙人机制,引入优质企业参与社区运营,打造1个智慧社区运营平台,提供数字化社区运营服务,动态向居民展示公益活动、普惠服务以及场地预约动态等情况。引入N个社区合伙人,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,形成党组织“搭台”,合伙人“唱戏”的共治模式。该模式有效地将分散的社会资本转化为治理资源,将社区成员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。

社区合伙人举办公益活动。
为确保服务的精准高效,永平街组织建立社区需求清单、资源清单、项目清单“三张清单”,并持续摸查动员辖内各行业专业人才、居民骨干等能人达人,依据其特长、兴趣,匹配相应的服务项目,实现精准对接、双向互动,推动“大家事、大家办”。

中心内设有“岭南达人榜”“志愿星光榜”。
此外,永平街还建立了合伙人激励与考核机制,以保障模式长效运行。合伙人参与志愿服务,可在邻里暖屋实现“服务换积分、积分兑物品”,通过为社区做贡献换取实实在在的回报。岭南新世界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还设置有“岭南达人榜”“志愿星光榜”,对积极贡献、成效显著的合伙人给予表彰、奖励。
永平街相关负责人介绍道,“我们坚持以‘贡献率’‘参与率’‘满意率’作为指向标,及时置换群众满意度低的服务项目,对未能履行职责的合伙人进行督促改进,保障合伙人机制的健康运行。”
精准触达的“特色治理”
“书记您好,我想反映下小学门口十字路口的交通隐患问题。”“好的,我们向相关部门反映一下,安排人员在上下学时间值守,同时增设交通指示灯”。踏入岭南新世界片区党群服务中心,书记工作室便映入眼帘。岭南新世界片区3个社区书记轮流在此值班,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、排忧解难。
据了解,为高效统筹利用资源、加强信息互联互通,永平街以3个社区党组织为中心,联合片区内13个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党组织,成立岭南新世界片区联合党委,成员单位签订共建协议,并与网格党支部一一结对。通过成立联合党委,定期梳理商讨突出问题,整合资源逐项解决,推动会议联开、资源联用、党员联管、服务联动、活动联办,构建起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。

岭南新世界片区联合党委联席会上讨论解决社区问题。
此外,永平街还创新打造轮值书记制度。选派街党工委副书记任第一书记,3个社区书记每季度轮值担任联合党委书记。通过线上“码上约书记”和线下“畅行快车道”,建立“网格—社区—片区—街道”四级问题收集解决渠道,直通车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。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30个。
从集体生日会的欢声笑语,到“社区合伙人”的共建共治,再到精准高效的服务,背后是永平街党建引领超大型城市社区治理的有力支撑。接下来,永平街将继续探索党建引领“柔和治理”模式,不断凝聚社区力量,推动社区“善治”“共治”,让“邻聚力”转化为“永平和”的鲜明底色。
【供稿单位】广州市白云区永平街
